您现在的位置是: 首页 > bob全站app应用

新时代养老事业呼唤升级版

2024-03-02 bob全站app应用

  这是一组极具反差的数字:据民政部、国家卫健委等部门统计,我国目前有2.49亿老年人、4000多万失能半失能老年人,而养老护理从业人员仅有30万名,反差极大的三个数字揭示了养老护理人员目前的巨大缺口。而除了数量少,人员素质良莠不齐、专业能力有限、流动性大等也成为困扰这个行业发展的难题。

  在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严重的今天,如何让更多的人投身养老护理工作,如何让年轻人成为养老事业的生力军,亟待引起全社会关注。

  居家养老、机构养老是我国目前主要的养老方式,无论选择哪一种方式不能离开养老护理员这一岗位的支持。笔者在太原、长治等地调研发现,养老护理员数量缺口巨大,增加了社会养老服务供给压力。

  擦身、翻身、按摩、喂饭、向护士汇报老人 夜间情况……每个清晨,山西省长治市西街街道卫生服务中心老年病房护理员田大英,都会熟练地为她照顾的两位老人完成这一套流程。“等我老到走不动需要人照顾时,估计真没人愿意干这个活了。”53岁、已做了5年养老护理员的她时常这样念叨。

  在长治市壶关县树掌镇养老院,负责人告诉笔者,该院入住了30多位老人,大多在80岁以上,其中有20多位处于失能、半失能状态。护理人员是通过劳务派遣过来的,只有5个人,且护理技能有待提升。专业护理人员短缺,一直是养老院的痛点。

  在平顺县福利院,笔者发现公寓里的护理员也呈现老年化趋势,大部分都是50至60岁的女性。公寓负责的人介绍,年轻护理人员很难招,现在招聘年轻人的渠道主要是学校,但很多学生实习体验后就转行了。

  笔者在调查中了解到,缺乏专业护理人员在很多养老机构都都会存在,乡镇一级敬老院这样的一个问题更突出。在乡镇敬老院,一个越来越常见的现象是:相对年轻的入院老人义务或领取少量报酬,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,照顾那些失能、半失能老人。

  给戴鼻饲管老人喂食要注重的是什么?肢体障碍老人床上翻身怎样又快又安全?推坐轮椅老人下坡该如何操作?诸如此类的问题,都要专业的护理人员来操作。从更专业的角度来说,养老护理不只是满足老人的基本生活需求,护理人需要懂得心理护理、保持肢体功能位置、帮助瘫痪肢体活动、预防并发症等专业相关知识。然而,在很多养老机构,笔者看到的护理人员年龄大多偏大,没有专业护理知识,只是凭经验照顾老人。

  为吸纳更多人从事养老护理工作,缓解人才短缺困境,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、民政部近日联合颁布《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(2019年版)》,“新国标”较2011年版标准,将从业人员的“普通受教育程度”由“初中毕业”调整为“无学历要求”;明确未取得小学毕业证书的考生,理论知识考试可采用口试的方式,主要考核从业人员从事本职业应掌握的基础要求和相关知识。

  山西省民政部门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,社会对养老服务需求的爆发式增长,倒逼主管部门加快引进从业人员,但由于择业观念等影响,愿意从事养老护理行业的人少之又少,取消学历限制也是契合现实需要。

  缺口巨大的养老护理员为何存在如此引才困境?多位养老行业从业者和行业专家这样认为,三大“无形门槛”成为护理员入行的“拦路虎”。

  ——高强度劳动与低水准薪资。面对失能半失能老人,养老护理员常常需要身兼多职——保姆、护士、陪护员、按摩师、心理辅导师等,从吃喝拉撒基本生存需求到吸痰导尿、精神疏导等辅助医疗服务都要掌握。

  “我们做的大多是脏活苦活,有些老人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等疾病,半夜经常哭闹叫喊,我们就整夜无法睡觉。”田大英说。

  谈到薪资待遇,田大英说劳务费是按天计算,150元一天,“看起来不算低了,但只有我们这些农村来的阿姨愿意做。”

  ——职业前景不明,成长空间小。不少离开养老服务行业的年轻从业者表示,“钱景”和前景都不明确坚定了他们离开的决心。对年轻人来说,在这个行业未来他们要走怎样的职业道路,比如能取得怎样的资质,或获得多高的社会地位和报酬都看不清楚。

  太原市一家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的机构负责的人介绍,养老行业及其相关专业都比较新,社会对职业和行业的认可度不高,行业发展水平也参差不齐,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加剧了人才的流失。

  ——技能要求之外,耐心、责任心等职业素养门槛更高。近年来,养老机构护理服务人员虐待老人的报道不时见诸报端,反映出少数养老护理员的职业素养较低、法制意识淡薄。太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社会工作系教师表示,学历要求虽能降低,但从业者的职业素养门槛其实并没有下降。

  多方参与,探索养老护理员发展新模式,护理人员队伍的状态,必然的联系到养老服务的质量,应当引起全社会的重视。近日,笔者从省民政厅了解到,近年来,我省在培养人、留住心,扩大养老服务人才队伍,促进养老服务人才年轻化、专业化等方面做了不少努力。

  2020年,我省在《关于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建议》中还要求:各地要建立稳定的养老护理员人才队伍支持政策体系。考虑养老护理员工作年限、技能水平等因素,合理制定和落实薪酬待遇,支持用人单位发放一次性入职补贴、养老服务岗位补贴等,稳步提高养老服务行业一线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水平。

  今年9月底民政部印发《关于逐步扩大养老服务供给促进养老服务消费的实施建议》,提出“2022年底前,培养培训1万名养老院院长、200万名养老护理员、10万名专兼职老年社会工作者。”为实现这一目标,各地民政、人社部门都进行了积极探索,上海、江苏、福建、广东、山东等地相继建立了养老服务培训补贴制度;广东、浙江、陕西等地建立了养老服务岗位补贴制度;上海、四川、甘肃等地建立了养老服务专业大学生学费减免制度。

  笔者建议除了制度上的补贴支持,还应该加快行业职业技能认证,为从业者提供更“硬核”的技能支撑,当前职业教育正在推行“1+X”技能证书认证,已经把老年照护等纳入认证范围。

  “提高薪资待遇仍是现行最有效的激励手段,从业时间越长、技能水平越高、护理员级别认证越高的人工资越高,自然就会有人愿意留下来。”长治市民政局局长宋书林表示。

  养老护理员行业的成长,同时需要社会力量多方参与,探索养老护理员发展新模式,例如制定一套职业行为规范,既对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提供标准,又对养老护理员行业整体的道德水平和服务意识做出要求。

  专家表示,面对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剧的趋势,我国当前在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明显准备不足。居家养老、社区养老、机构养老等多种社会化养老模式尚未形成有效互动和收益互补机制,社会对新型养老模式的呼唤,从未如此强烈。